端午節「五毒日」 7大禁忌一次看!
月31日正逢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,不僅是吃粽子、划龍舟的熱鬧時刻,根據民俗說法,這一天更是「五毒日」,陰陽轉換劇烈,易染穢氣。台中慈德慈惠堂堂主陳瑞寶提醒,五月在古人眼中被視為「毒月」,端午更是其中最兇險的一天,若不小心觸犯禁忌,恐怕會被穢氣纏身,甚至「被抓交替」。
至於想要平安過節,以下七大禁忌要特別留心:
第一、忌探病:端午節是五毒日,病菌易聚,探病場所陰氣重,尤其現今新冠疫情頻仍,更要勤洗手、避群聚,謹防病毒上身。
第二、禁慾不行房:《呂氏春秋》中提到,五月宜禁慾、齋戒,以保持體內正氣充盈,若耗損元神,邪氣恐入侵,導致身心失衡。此時飲食也要清淡,最好吃素,避免殺生,以保平安。
第三、忌進森林與山區:端午節時,氣候潮濕悶熱,毒蟲蛇蟻出沒。若必須前往,務必隨身攜帶雄黃以防蟲蛇咬傷。
第四、勿送整串粽子:民間相傳整串粽子帶有「繩煞」之意,容易招來穢氣或象徵上吊,若要送禮,應改以散裝粽子,避免衰運上身。
第五、忌海邊或溪邊活動:端午節為水鬼活躍時期,恐有「抓交替」之憂,加上此時梅雨季易引發溪水暴漲,水災意外頻傳,建議避免靠近海邊或溪邊。
第六、勿亂丟平安符:端午節諸事不宜,易招小人、脾氣暴躁,須用平安符護身,切忌隨意丟棄。
第七、忌有動土或裝修房屋修繕工程必免招致厄運。
此外,一般端午節當天,民眾都會拜神明、祖先、地基主,陳瑞寶指出,拜神明的時間會建議在早上11點前,可以準備供品鮮花一對,五樣水果(桃子、李子、蘋果、柳丁、鳳梨);拜祖先時間可接近中午,準備雙數飯菜6、10、12即可,水果一份、粽子數量雙數需蒸熟;拜地基主在下午13點至17點,準備單數飯菜3、5,水果ㄧ份、粽子數量單數需蒸熟。
另外端午節因正值寒暑交替之際疾病容易爆發和流行的季節,所以一般住家門口上會掛上艾草、菖蒲、榕樹枝綁成一束懸倒掛在門上以達到驅邪避凶之用,另身上佩戴香包裡面放有艾草、菖蒲、石榴花蒜頭、龍船花具備清香驅蟲避瘟防病,或是繫上五色線即黑、白、黃、綠、紅代表陰陽五行及五方神明保佑。
而今年生肖屬蛇因適逢本命年,要特別注意安全與健康避免外出冒險行為,氣運不佳或體弱多病、免疫力低下、年齡較小孩童因爲端午節氣影響較容易疾病加重,建議儘量待在家中。